虽然月球看起来十分干燥,但其实月球上也有存在水。根据我国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带回的样品,科学家发现月球上存在多种形式的水,而且储量还不少,月球表面的土壤中至少包含3000亿公斤的水,最多可能高达270万亿公斤,这是美国当年6次载人登月所未曾发现的结果。
所以,此前看到美国蓝色幽灵号月球着陆器成功着陆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代理局长也是高调宣布,美国必须在太空中"主宰",没想到这么快就给自己“一巴掌”了,这2025年第二次登月就出现问题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样品研究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 NSR)发表题为“Differences in space weathering between thenear and far ...
3 天on MSN
据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遴选活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 包括440余位两院院士在内的2700多名专家学者,对进入候选名单的700余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两轮评审投票,最终确定十项重大科学成果。
人类首具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6号採集月壤进行研究后,又取得一项重大发现,确定了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 ...
8 天on MSN
快科技3月21日消息,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采集月球背面月壤样品进行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突破: 现已确定,月球上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
《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 ...
央视消息,中国科学家通过“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研究,取得了又一项重大突破: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果刊登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记者3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研究,确定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遗迹——南极-艾特肯盆地(SPA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了初始锚点,对理解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