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多军种联合训练,海军舰艇扮演海上“移动机场”,调度陆航机群遂行任务。陆军某部一名飞行员驾战机在某型舰艇上完成补给,短时高效展开多波次模拟打击。这名飞行员感叹:“一个个开放的海军舰艇起降平台,如同‘海上服务区’,让我们的力臂更长、底气更足。” ...
喀喇昆仑山脉深处,马达轰鸣声打破高原的宁静。天尚未全亮,记者跟随新疆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前往海拔5500米的某巡逻点位。 春节期间,受冷空气影响,连队驻地刮起大风,气温降至-40℃。刚登上巡逻车,记者就注意到,氧气罐湿化瓶里的水已经冻结成冰。
这种变化,得益于该旅探索创新的飞行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确立了直通战场能力的培养标准,通过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飞行训练,实现训练内容、训练装备等与实战化要求深度耦合,精准对接未来战场。
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该战区空军成立2个调研组,分赴数十个基层单位,面对面倾听官兵心声、实打实解决具体难题,梳理形成解答需求、意见建议、实际诉求等,能明确的现场答复,拿不准的带回研究、及时请示并督促落实。
同绘一幅画,将相隔万里的小学生与边防官兵紧紧联系在一起。团领导介绍说,今后官兵还将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为学生们开展国防教育。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既增强了学生们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拥军情感,也给官兵们增添了坚守战位、卫国戍边的动力。(黄路飞 ...
在课题结题验收阶段,该所邀请练兵备战一线官兵作为评审专家,鼓励他们“唱黑脸”“挑毛病”,将部队评价反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切实评出实用管用的创新成果。他们还将成果应用情况纳入管理考核范围,定期分析科研成果应用效能,列出“低效成果”问题清单,提出改进思路、解决时限并明确整改责任人。
遥远与咫尺、坚守与成长、团圆与思念……年轻的哨所见证年轻官兵的使命与热爱。他们像初升的朝阳,洋溢着青春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又像山壁上那抹鲜艳的“中国红”,耀眼灿烂。在遥远的边关,这群年轻官兵用热血豪情书写着最美的戍边篇章。(刘欣雨 张磊峰 李蕾) ...
精准发力,聚焦主业促发展。随着该总队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入,官兵战备训练热情不断高涨。在滴水成冰的“冷极”根河,抗严寒训练成为官兵的“家常菜”;在阿拉善的大漠戈壁,机关干部与基层官兵围绕提升极端天候下遂行任务能力集智攻关,多个瓶颈问题在激烈讨论中被逐一破解…(田冰 毛胜涛) ...
夜幕降临,某新型雷达方舱内,空军雷达兵某旅雷达技师、三级军士长景科带着战友们紧急检修雷达,他们要赶在开机值班前排除装备故障。 “遇到这种故障,首先要摸清信号是怎么形成的,电流又是怎么传输的,才能快速定位故障点。”景科手持测试仪器,边操作边为战友们讲解维修步骤。 景科是全旅雷达维修保障领域的技术骨干。他精通多种型号雷达维修技术,遇到装备出现“疑难杂症”,他往往能找准故障点并及时排除。 景科善于学习新 ...
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1月以来,战区部队组织海空兵力持续加强中国黄岩岛领海周边海空域巡逻警戒,进一步强化有关海空域管控力度,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王忠心入伍34年,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全军闻名的“导弹兵王”,带出300多名导弹技术骨干,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过1500多次实装操作,从未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报错一个数据。
隆冬时节,联勤保障部队某输油管线团一场实战化训练进行到关键时刻。指挥帐篷内,油泵监控屏幕突然红灯闪烁,二级上士张策翔立即戴上AR眼镜,操控无人机实施抵近巡查,很快在跨河悬挂管线处锁定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