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过去靠战略模糊的外交来获得多个大国之间的游刃有余,但是却在拜登时期却失去了战略平衡。一方面充分暴露了对中国的真实敌意。另一方面暴露了对俄罗斯的真实战略。新德里虽然在俄乌冲突中采取“中间路线”,但倾向性也是很明显的。印度高官频频爆出“莫斯科必败”, ...
面对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如何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邀专家林毅夫 ...
三、参考国外通行做法,设定发放签证的条件: (1)设定年龄门槛,如 50 岁或以上;(2)要求申请人提供足够的财务证明,如一定金额的银行存款、稳定的退休金收入等,以证明其有能力在我国负担养老生活费用;(3)提供由正规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体检报告,证明其没有患恶性传染病且身体状况适合在我国养老生活;(4)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战略自信,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全球化”的起起伏伏。尤其自2017年开始,“逆全球化”“反全球化”声势再起。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第二任期首次演讲,强调关税政策正在让美国“再次富有、再次伟大”。在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的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中国又将如何应对? 围绕相关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2024年6月,由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主办,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协办的“中美学生领袖交流活动”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功举办。中美学生共同交流讨论,促进 ...
李巍 ...
2025年3月6日至7日,由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与安全研究所(RUSI)联合主办的“中英智库网络安全对话” ...
自莫迪2014年上任以来的10年,印度经济发展较快,最快于2027年就有望成为全球GDP总量排名第三的经济体,被西方和印媒吹捧为“有望替代中国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中心”,也因此被视为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关键摇摆力量。
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世界注入新质力量。 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球实践,正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协作和模式创新等构建起“共享式发展”的新范式,其世界意义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技术输出,更在于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3月19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与合作者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封面论文(cover article)《中美地缘技术竞争视角下的中美智库观点及对我国 ...
近年来,中国的软实力不断上升,在中东世界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龚炯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