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令人永志不忘的壮丽史诗。回顾1934年广昌失守,第五次反围剿的惨淡局势,中央决定红军主力撤离苏区,此举被视为生死攸关的决策。而在如此紧要关头,每位领导者的抉择与奋斗,都成为了革命史上的一笔珍贵遗产。
抗战爆发后,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整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成为新四军主力之一。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第四支队与日伪军进行了近百次大小战斗,高敬亭的出色领导使得支队成为新四军实力最强的队伍之一。在这个时期,高敬亭的级别甚至比后来的开国大将粟裕还高。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央苏区相继制定出台了教育相关的各种简章、大纲、条例、章程、制度、法则、办法等。1934年4月,为了便于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实施,在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瞿秋白、副部长徐特立等人主持下,教育部把 ...
1934年6月25日出版的第九十五期《青年实话》。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需要指出的是,苏区时期宣传话语中的“过年”既包括公历新年,也指农历正月新年。民国成立并推行公历,规定每年的公历1月1日为“元旦”,从而取代了传统夏历1月1日的“元旦”和“新年”称谓。1914年1月,又颁布法令确定旧历的新年为“春节”。1928年,国民政府内政部曾通令要求“自1929年1月1日起,凡公私事由一律遵用国历(公历),不得再用旧历(农历)”,严禁民间过农历新年,包括禁止商店关门歇业、禁止百 ...
位于“中央苏区北大门”江西广昌县北部的甘竹镇罗家堡,是广昌保卫战第一阶段作战的战场之一。2月9日,中新社“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组一行来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家堡红军广场,并参观“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那段革命烽火岁月。 广场上由红缨枪枪头和红军雕像组成的标志性雕塑,象征苏区军民团结向上、同仇敌忾、前仆后继、气贯长虹的精神。广昌保卫战的失利引发了长征的决策。标志 ...
座谈会伊始,邱位林馆长满怀深情地讲述了宁化苏区红色文化展览馆的创建初衷与建设成果。他表示,展览馆不仅是一个陈列红色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重要阵地。随后,邱位林馆长 ...
三二五村的发展变化是新时代寻乌等革命老区发展新画卷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寻乌县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毛泽东寻乌调查体验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寻龙高速全线贯通,德青源金鸡产业、幸福小镇、深寻大道等项目落地生根;2024年寻乌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44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都实现翻番;寻乌县获得国家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