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四川内江市资中县发生一起因燃放鞭炮引起的沼气燃爆事件,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讨论。小孩父亲张某表示,自己和家属从未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平台任何账号发表过任何声明。目前在网络上传播的声明均属谣言,请大家不要相信。
当作业提交日撞上旅游,有些家长选择跟老师说明情况,后续再补交。但一部分家长表示,尽管可以申请晚提交作业,但还是选择赶deadline,很大原因是不希望让孩子觉得可以“拖拉”,而应该事先作好安排,留足余地,提前完成。
前不久,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来自各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分享,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 大会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报告倡议启动“智慧教育之门计划”,旨在充分激活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构建一个更有韧性、可持续性的高等教育生态。
类似“教科书式”灭火的案例,媒体也报道过不少:2019年9月19日,河北保定一栋七层居民楼一侧起火,楼上居民全然不知,六名初中生试图灭火未果,立刻报警,随后冲进楼内,用衣服捂住口鼻,挨家挨户敲门疏散,最终所有居民成功转移到楼下避险,直到消防车赶来将火扑灭。2022年4月21日,江苏扬州树人苑社区一老小区加装电梯的工人进行焊接时引发明火,在小区篮球场打球的树人学校六名学生立即报警,并在附近消防站取出 ...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董瑞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日前表示,劳逸结合有助于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建议儿童青少年在寒假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的运动。
学生在校期间扎、咬同学,老师发现后对其批评并要求其道歉,因态度敷衍老师责令其再次向同学道歉。得知此事后,家长不干了,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 那么,孩子犯错,学校到底可以实施哪些惩戒措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当如何构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法官表示,学校及教师享有惩戒权,教育惩戒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惩戒权的核心 ...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1月22日的报道中指出,AI“幻觉”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科学家正各出奇招,力求降低其发生率。这些措施包括增加事实核查、对AI进行“脑部扫描”等,以促进AI的健康、高效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姜琳)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2024年,人社部门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向310万人次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51.3亿元。
“学校一直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将学生就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引导学生奉献青春、建设西部边疆。”该校党委学工部部长李莉表示,西部边疆是国家发展的重要阵地,学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积极投身到边疆基层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建校75年来一直秉持的“心系天下”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