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痔瘡不只讓人坐立難安,竟然還會影響「性」福!典威診所醫師陳志典在臉書專頁「典威診所-大腸直腸科陳志典醫師」發文說明,痔瘡可能造成血液循環受阻、靜脈發炎與損傷、疼痛與壓力,因此危害男性勃起功能。而一項研究指出,若接受痔瘡切除手術,在術後 ...
沈莉馨/核稿編輯緬甸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鄰近國家也傳出災情,不少台灣遊客指出,在曼谷見到大批民眾驚慌失措飛奔,而台灣人卻「老神在在」。地震來時到底要不要跑?中央氣象署地震防護衛教依室內、室外等場所,教民眾如何自我防護。氣象署指出,地震來時不 ...
沈莉馨/核稿編輯女星柯以柔日前因忽冷忽熱,反覆發燒未退,住院檢查治療,確診為大腸桿菌感染泌尿道,造成腎臟發炎,治療8天後,才平安出院。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指出,泌尿道感染與憋尿行為有關,在憋尿10大傷害中排行第5,而排名前4名分別為膀胱破裂、膀胱憩室、慢 ...
運動場上揮汗如雨,巴黎奧運拳擊金牌國手林郁婷長期高強度訓練,肌膚面臨曝曬、摩擦、流汗的挑戰。愛運動的民眾增加,皮膚科醫師傳授防曬及清潔等秘訣,讓運動族內外都閃亮。林郁婷今天以親善大使身分,受邀出席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2025LMSTW春季研討會」, ...
今年35歲的葉姓女子患有家族遺傳性罕見疾病「色素失調症」,曾自然懷孕卻2度忍痛引產,在人工生殖技術協助下,懷上健康寶寶,成功斬斷家族罕病基因,正期待二寶誕生。儘管即將晉升二寶媽,葉姓女子今天在衛教記者會中,回想被通知患有家族遺傳罕見疾病,及一路以來求 ...
沈莉馨/核稿編輯類固醇具有良好的抗發炎及免疫調節功用,是一款能快速且明顯改善症狀的藥物,但很多人擔心副作用;對此,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發文指出,配合醫師指示用藥,不僅能控制好疾病復發,也能降低副作用。服用類固醇要小心骨質疏鬆,建議多吃含鈣質食 ...
沈莉馨/核稿編輯俗稱瘦瘦針(筆)的GLP-1受體促效劑(腸泌素),因為有控血糖幫助瘦身效果,風靡全球。不過遺傳優生科醫師張家銘指出,這種方式雖然效果快,但也容易伴隨肌肉流失、一停藥就復胖等副作用。而有研究指出,吃地瓜葉也能促進身體分泌GLP-1,啟動 ...
今天(3月30日)是國際醫師節!根據台灣小兒外科醫學會統計,全台目前僅73名小兒外科醫師活躍於臨床;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洪慶憲就是其中之一,63歲的他堅守在屏東已27年,至今仍是屏北地區唯一一位小兒外科醫師,他說「選了就要甘願,我樂在其中!
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智迎光社福館」今天舉行揭牌儀式,民進黨立委何欣純出席時回想,年輕時面對外婆失智的家人照顧經驗,並提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不僅是設置關懷據點,也應投注一定比例預算在失智症照顧支持陪伴,減輕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負擔。何欣純感性表 ...
黃宜靜/核稿編輯1名中年男子工作壓力大,體重一路飆升而就醫。經醫師檢查發現,男子血糖、糖化血色素、血脂都過高,更嚴重的是胰島素阻抗(HOMA-IR)遠高於正常範圍,進一步詢問發現,其晚餐常吃泡麵、便當等含大量精緻澱粉食物,長期下來,導致代謝出現問題, ...
黃宜靜/核稿編輯健康老化「肌不可失」!國民健康署表示,想要健康的老化,肌力鍛鍊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因此分享5招動作,包括:往上伸懶腰、左右彎個腰、轉體抬個腿、原地踏步及雙手梳梳頭,簡單日常動作,動得安全又健康。長者出現3徵兆 ...
近期研究發現,嬰兒時期接觸抗生素可能會擾亂腸道微生物組的平衡,影響負責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發育,進而提高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項發表於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的研究強調,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群在胰臟發育中扮演關鍵角色,某些特定微生物甚至有助於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