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件 提高居民医保待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增加30元,参保居民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升至65%(“两病”人员提升至75%);参保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起付标准降至12000元,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和住院起付标准统一降至800元。 2025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力度,为参保居民增加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30元,本市成年居民一档,成年居民二档、少年儿童和大学生财政补助标准分 ...
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承载着爱与希望的港湾。然而,当婚姻的誓言遭遇现实的考验,家事的琐碎引发情感的波澜,婚姻家事纠纷便悄然滋生。婚姻家事纠纷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夫妻间的财产分配、债务承担,到亲子关系中的抚养权、抚养费问题,再到家庭成员间的赡养义务履行等,这些纠纷一旦出现,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小则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使亲情、爱情在矛盾中消磨,给 ...
目前,全市普惠性托育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托位总数达到4368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21个。2025年拟通过多种形式增加普惠托位供给。落实对普惠托育机构和二孩、三孩家庭发放保育费补助政策,落实生均经费补助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办普惠托育意愿,较快扩大普惠、优质的托育服务供给,降低家庭养育成本,刺激生育意愿提升。项目实施后,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托位数预计达到4.6个,预 ...
这是一种不同于普通人的退休生活模式,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一次“反叛”—— 当冬天带着凛冽的寒意光临北方大地,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寻找自己冬季的栖息地,为追逐阳光与温暖,选择离开冰天雪地,被称为“候鸟老人”。 每年10月下旬开始,海南的小区、菜市场、海滩上,就会陆续出现一众矍铄的身影,他们拖着行李箱或入住短租公寓,或直接回到早已购置的房产,开始一段长达月余甚至数月的“候鸟 ...
市办实事中提出,公安机关计划2025年对市区57所学校周边交通秩序开展整治。计划2025年一季度全面启动,完成26所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二季度累计完成38所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三季度累计完成51所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升;10月底前全部完成57所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提升,保持本市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处于较高水平。
据悉,为做好2025年市办实事的筛选确定工作,市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互联网、12345热线、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等多层面、多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研论证。最终筛选确定了15件(47项)2025年市办实事。项目总体更加注重“雪中送炭”、资金渠道更加多元、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形式内容更加丰富。
近年来,随着本市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人民群众停车需求不断增加,“停车难”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城市治理的难点。为缓解这一难题,我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近三年,已累计建成公共停车场项目225个,新增泊位7.4万个,新增泊位数量连续6年全省排名第一。2025年将结合最新《青岛市停车场专项规划修编》和区域停车专项研究,加快推动77个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加速补齐重点区域停车设施短板。其中,统筹协调 ...
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监测预警,注意科学施救”“加强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相关地方和部门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力量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每年两会,教育都是会内会外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习,我们还很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希望孩子有更丰富的实践机会,有更全面的发展。”这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石岭路社区居民陈荣娟对教育的期待。
2月8日,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7%,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同时报告为今年青岛的各项工作描绘出了清晰路线图。 代表委员纷纷表示2024年青岛市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市2025年的规划催人奋进,大家深表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并从医疗、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畅谈感想、建言献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力量。
在我国北方冬季,银装素裹的雪原上空,有时会出现“像彩虹而非彩虹”的光晕奇观,这些光晕是大气光学现象当中最复杂、最神奇的一类——冰晕。冰晕远比彩虹更为奇特、珍稀。
两会好声音|马学真代表:“ 健康城市”走在前,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呵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