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曾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子,中国数一数二的重工业基地,却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了没落。 东北没落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点无可否认的就是,东北的环境,比如说过于寒冷的天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东北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最近几年,每年都超过一万名俄罗斯人跨越国界,来到这片他们眼中的“新大陆”,如今更是超5万人定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 而中俄边境的黑河早市俨然成了微型的“跨国食堂”,中俄双语招牌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包子和伏特加的混合香气。
俄罗斯与蒙古国边界上,有这样一块版图,它曾经属于中国,面积多达170000公里,山川河流众多,森林达到85%的覆盖率,历史上它却几次被划出,又几次回归中国,在1994年被俄罗斯正式收入麾下。你知道这片土地是哪里吗?它还能不能回到中国呢?
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星期天(2月9日)表示,这三个国家当天已经成功将供电系统同步并入欧洲大陆输电网络。仅仅在一天前,这三个国家切断了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电网持续了几十年的连接。
爆款网文绘声绘色描述俄罗斯人因经济窘迫、中国文化魅力或求购中国白酒等原因来中国,这些说法富有想象力,但存在夸张和错误。 一、真的涌入东北边境小城? 即使正规媒体也对俄罗斯跨境人口流动进行了报道和关注。许多关于俄罗斯人涌入的报道 ...
图注:满洲里口岸(图:图虫创意) 但是数据是抽象的,对于俄罗斯涌入中国边境具体画面,还是黑河早市更有冲击力。在短视频和媒体的报道下 ...
俄罗斯人在中国扮演着一种具有魔力的“文化他者”的形象。中文互联网似乎特别喜欢看到他们被中国的文化与成就折服 ...
原本正常跨境流动,却 被夸张演绎为“大量涌入中国”和“文化朝圣”。 真的涌入东北边境小城? 即使正规媒体也对俄罗斯跨境人口流动进行了 ...
中俄之间已经不存在领土纠纷,这话是基于目前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已经将所有边境条约都给签署完成了。 这事儿本身没啥问题,既然边境条约都签 ...
波罗的海地区电力系统运营商表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星期六 (2月8日)将其电力系统与俄罗斯电网断开,以便与欧洲电网系统对接。这是旨在使波罗的海三国与欧盟更加紧密地融合并加强安全的计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