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重大发现改写了鸟类进化史!中国科学家在福建省政和动物群中发现了一具距今约1.5亿年的侏罗纪鸟类化石,被命名为'政和八闽鸟'。这一发现将鸟类起源时间向前推进了近200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发表 ...
八闽鸟化石出土于距今约1.49-1.5亿年的地层中,与德国的始祖鸟年代相近。通过对化石的详细研究,该团队发现这是一种体型娇小的鸟类,估计体重在140-300克之间,大约能放在人的手掌中。八闽鸟展现出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特征组合:它具有现代鸟类才有的短尾 ...
(北京综合讯)中国科学家在福建政和县发现距今1亿5000万年的“政和八闽鸟”化石。这是目前全球已知最早的鸟类之一,也是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改写鸟类演化的历史。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最古老的鸟类,比较公认的是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它发现在侏罗纪时期,距今大概1.5亿年。然而始祖鸟的分类位置近期受到质疑,部分研究认为始祖鸟属于恐爪龙类,而非鸟类。“政和八闽鸟”的发现首次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在侏罗纪就已经出现,并将鸟类 ...
中国科学家星期四(2月13日)公布目前全球最早、也是最古老的鸟类——“政和八闽鸟”的化石。这一发现首次确认现代鸟类的体型在侏罗纪就已出现,并将现代鸟类身体构型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两千万年,改写了鸟类演化的历史。
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揭示了地球内核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挑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其形态稳定的认知。这项研究的核心发现是,地球内核的形状在过去20年间可能经历了变形,尤其是内核的边缘区域。相关研究成果于2025年2月10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上,为我们深 ...
2025年2月1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自然》(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研究团队通过对福建省政和动物群发现的侏罗纪鸟类化石的研究,发现全球最古老的鸟类之一——“政和八闽鸟”(Baminornis ...
近日,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十大昆虫新物种’名单。其中,首次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无爪蜉——‘苏轼无爪蜉’,因其极具争议性的命名引发广泛关注。这一命名不仅让苏轼这位千年文豪‘跨界’成为昆虫界的焦点,也让人们不禁思考:在生 ...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团队和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团队联合对新发现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的研究,揭示了现代鸟类的体型结构在侏罗纪晚期(距今1.5亿年)就已经出现,将以尾综骨为代表的重要特征的出现时间提早了近2000万年。相关研 ...
新华社上海2月12日电(记者张建松)黑暗无边的茫茫宇宙中,一颗被人类编号为67P的彗星,彗核拖拽着庞大的彗发和彗尾运行到近日点时,突然,彗核表面一块直径30米的巨石从原有的位置向北运动迁移了约140米。
谷歌公司挺鸡贼的!谷歌公司在其地图服务软件中更改了墨西哥湾的名称。现在对于来自美国的用户来说,它将被称为美国湾。而对于墨西哥人民来说,原来的名字将继续存在。在世界其他地方,这两个名字都将被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