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第二天,李波就给Bo?tjanSurina发出回复,表示自己拥有尚未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集,有助于这项植物鉴定的工作。由此,一个跨国的研究团队迅速形成。黑山采集到的植物样本快速通过欧亚大陆来到中国,李波和他的同事向春雷进行了深入的系统发育分析。最终,经过细致的比对,他们确认发现了一个新植物属,命名为岩野芝麻属,标志着这项研究的成功。
早在2016年,李波与张奠湘曾与美国、英国及中国学者合作,发表了唇形科植物的亚科级新分类系统。这一新系统使用分子数据,重新梳理整合了全球范围内唇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就像是给唇形科植物更新了“家谱”,便于其他学者查询。
据介绍,这一研究揭示了衣原体和叶绿体NTT蛋白识别及跨膜运输ATP的分子机制,为开发针对专性胞内病原体的新型抗生素提供了分子基础,有助于改造NTT蛋白提升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和农业增产。
为探究锦鸡儿属植物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发现自然选择影响更大,为种质改良提供依据。 # 锦鸡儿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研究解读 在广袤的生态系统中,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可是一群 “了不起的角色”。
联合团队揭示了病原体与植物叶绿体ATP运输蛋白的三维结构和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及作物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病原体和叶绿体的能量分子ATP运输蛋白 在自然界中,一类特殊的病原体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部才能存活,被称为专性胞内病原体。
来自MSN18 天
中国科学家揭示能量跨膜运输新机制所有生物体都依赖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ATP(腺苷三磷酸)则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货币”。过去40多年研究发现,能量代谢缺陷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可以从宿主细胞获取ATP,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2025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 ...
所有生物体都依赖能量来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ATP(腺苷三磷酸)则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货币。过去40多年研究发现,能量代谢缺陷的细胞内寄生病原体可以从宿主细胞获取ATP,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范 ...
21 天on MSN
太阳辐射是地球生命主要的能量输入,它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到难以想象,按照30%反射到太空,70%作用于地球来算,太阳一小时内作用于地球的能量足以为人类提供一年的电力需求。 如此一个完美的能量来源,让许多人产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动物要辛苦捕猎, ...
为探究唇形科植物进化关系等,研究人员分析 5 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揭示其结构和进化特征。 唇形科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薰衣草那浪漫的紫色花海,不仅带来视觉享受,其精油还能舒缓身心;薄荷清爽的口感,为各种饮品和美食增添独特风味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