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 12 月,殷墟考古工作队对编号为 “M54” 的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约 60 个日夜,这座未受侵扰的高级贵族墓葬得以重见天日。亚长墓共出土随葬品 577 ...
11 小时
澎湃生活 on MSN“VR大空间”原创时代,上海出品《封神前传》再现中华文明2024年被称为“VR大空间”元年,随着《消失的法老》《风起洛阳》等现象级项目落地并火爆,引发了全行业的发展热潮。目前,国内已有100多个VR大空间项目落地运营,上海更是成为行业发展的前沿,包括《巴黎舞会》《永远的巴黎圣母院》《苍兰决》《秦潮觉醒》等 ...
2024年的春节,对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来说,具有非凡的象征意义。这是春节正式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同时也是殷墟博物馆新馆揭幕开放后迎来的首次春节。洹河畔的博物馆门口,醒目的“巳巳如意安阳年”主题展板引起了游客们的关注,前来参观的人们排起了长队,期待与三千年前的文明进行深度的对话。
翟德芳/文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商代的王陵一定会有很多的珍宝。其实,在殷墟发掘中,殷代的王陵是早期发掘的工作重点, 1934 年秋到 1935 年秋梁思永先生主持的殷墟第十次至第十二次发掘,就发掘了 10 座带墓道的殷商大墓、 1 座未完成的大墓及 ...
商朝的活人殉葬与祭祀杀戮和他的青铜器一样,成为商文化的符号与关键词。《史记》只记载了战国时期秦王墓的殉葬情况,却对商代的情况只字未提。但三千年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却让商代的“活殉”走进人们视野,继而在地下挖出大量实物,让后世了解那段历史的悲惨真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突出表现在汉字的延续性上。图为202 ...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大年初一,记者来到殷墟博物馆探寻“蛇年”元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彩年味。
电影盛宴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文化味,让观影不再只是一场娱乐消费,更成为一次文化认同的深层体验。据统计,我市春节档电影票房达到3275.2万元,同比增长6.82%,观影人数64.3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文旅活动创新出彩,文创产品的持续上新也吸引游客纷纷把“安阳”带回家。春节期间,殷墟博物馆首发了“新年好好”红包、“解锁安阳故事”集章打卡本等文创新品。中国文字博物馆上新了蛇年新春福桶、“蛇来运转”冰箱贴 ...
潇湘晨报 on MSN5 天
盒子灯点亮殷墟夜“平安灯”守护中国年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考古中发现的甲骨文更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记者走进河南安阳的殷墟景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彩年味。
2月2日13时许,刚吃完工作餐的殷墟片区摆渡车驾驶员李淼就小跑着来到摆渡车等候处替换同事。“吃这么快,吃饱没有?”“饱了,一会儿游客就多起来了,你也赶紧去吃饭吧。”和同事简单寒暄后,李淼立即开始热情地组织游客上车。
“化干戈为玉帛”为一则来源于中国历史故事中的成语,比喻使战争化为和平 (干戈分指古代的两种兵器,玉帛指玉器和丝织品)。而藏于甘肃庆阳市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乍册吾”玉戈,则鲜明地呈现出在3000年前的商朝,如何如润物细无声地“化干戈为玉帛”。
备受影迷关注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以下简称《封神2》)于1月29日大年初一上映,影片中满满的殷商文化元素,让古都安阳再度出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安阳万达影城,发现该影片一票难求。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