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綠色產業領域取得的技術進步、產品迭代和產業升級,不僅推動行業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惠及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能源供給、能源轉型及綠色經濟,幫助其他國家實現減排目標,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
育良种,先要选优质树种。优质杉木往往在深山老林中,科研团队每天一走就是十几公里。杉木通常有二三十米高,科研人员和工人身绑绳索,爬树采集杉木顶端的穗条和球果。擅长爬树的黄元锦就从那时开始跟着陈岳武满山跑。黄元锦回忆,陈岳武去野外科考时,常常穿一件后背写 ...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邓剑洋)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月1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北延工程”)启动2024至2025年度调水工作。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顾仲阳)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日前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潘俊强)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2024年,北京市每创造出1万元的GDP消耗8.45立方米水量,用水效率居我国省级行政区首位。
本报广州2月10日电 ...
同時,我國林木育種先驅、南京林學院(南京林業大學前身)林木遺傳育種教授葉培忠正帶著學生陳岳武進行杉木選種育種的實地調查研究。在順昌縣收集調查杉木資源時,他們被洋口林場的決心打動。1964年,陳岳武組建了洋口林場杉木育種科研團隊,率先開展杉木第1代品種改良攻關。
雄安庫承擔國家主庫功能,將採用智能傳感和自動控制保存技術,實現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分發利用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保存容量180萬份,預計2028年正式投入使用。雄安庫建成后,將與各分庫承擔起重要林草種質資源收集、長期戰略保存、鑒定評價、功能基因挖掘、分發利用、國際交流合作等任務,有力支撐林草種業創新,服務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據介紹,雄安庫由國家林草局和教育部共建,由北京林業大學承擔建設和管理運維。
本年度北延工程計劃向黃河以北調水1.51億立方米,利用北延東線輸水,向河北、天津調水1.26億立方米,受水區為河北省滄州市、衡水市,天津市靜海區。
本報北京2月10日電 (記者潘俊強)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2024年,北京市每創造出1萬元的GDP消耗8.45立方米水量,用水效率居我國省級行政區首位。
本報廣州2月10日電 (記者李縱)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廣東日前已完成2025年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工作,共監測到越冬水鳥超88種,約12.9萬隻。與2024年監測結果對比,50余種水鳥數量有所增加,總數量增長近1.5萬隻。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數量均是2024年數量的3倍以上。另外還在湛江新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灰燕鸻的身影,這是該物種在廣東省的首次觀測記錄 ...
本報西安2月10日電 (記者高炳)陝西西安330千伏龍首變電站投運后,順利度過首個冬天。該變電站的投運為西安中心城區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確保居民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