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第一道防线。在麦积区马跑泉镇崖湾村,78岁的金菊花老人家里传来一阵轻快的笑声。老人是特困供养人员,每月享受605元的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春节前夕,第三方平台机构虚拟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来给老人家里换床单、打扫卫生。老人坐在沙发上,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党的政策真是好啊!钱、床单、被套、枕头,家里的家具都是政府送上门的。这娃娃们一个月来一次,洗床单 ...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曹润彬】新春乐舞,好戏开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2025年(乙巳年)天水市戏曲惠民演出活动在秦州区伏羲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郭振兴)为切实保障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春节期间,我市积极采取措施,组织专业力量对窨井等危险区域进行排查,并对化粪池周边窨井盖喷涂“禁止烟火 当心爆炸”警示标语,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不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金蛇迎新春,文旅启新程。2月8日,以“弘扬传统文化·体验渭川非遗”为主题的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区集中宣传月活动在武山县游客集散中心启动。为了适应景区建设发展和5A级景区创建需求,经省文旅厅批复同意,“武山县水帘洞景区”正式更名为“武山摩崖石窟文化旅游区”。
包亚飞此前在天水市发展蔬菜产业。2023年,渭源县抢抓有利机遇,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合理谋划布局,在路园镇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引进甘肃百益禾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初,包亚飞来到渭源,准备大干一番。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清水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持把养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通过强化养老服务阵地建设,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等措施,竭心尽力为老年群体办实事、做好事,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次展览由定西市文联、陇西县委宣传部、陇西县文旅局、陇西县文联主办,定西市书法家协会、陇西县博物馆,陇西县书法家协会承办,共计展出109件作品,作品书体丰富多样,内容积极向上,构思精巧新颖,笔墨精到娴熟。展期为2月8日至3月8日,共计30天。
针对边远村社慢性病患者、颈肩腰腿病患者和留守老人“看病难”问题,通渭县充分利用乡镇辖区闲置校舍、村址等资源,改造为医疗延伸点,将“医院”建到了群众家门口,惠及近3万人。目前,已就近就便诊疗6.8万人次,县域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90%以上。
在年味的余韵中,民俗社火在新春的街头欢腾跳跃,绚丽的色彩与热烈的鼓点交织。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里,甘肃省司法行政系统将普法活动巧妙融入其中,敲响新年的法治锣鼓,唱起别开生面的普法“大戏”,一同走进这场充满年味与法意的奇妙之旅。 民俗盛会添“法”味 “法”声朗润入民心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延伸法律援助触角,陇南市西和县司法局以西和县春节社火汇演为契机,开展为期六天的“吉蛇启运 ...
“三声鸣炮,施公上轿出府,三班衙役敲铜锣开道,举‘肃静、迴避’牌,举华盖(俗称‘万民伞’),后有兵勇若干人,骑马,佩弓箭、兵器、公文、印信等物,巡视内官营镇四关三街。”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官营“净街”民俗活动在安定区内官营镇隆重举行。四邻八乡的父老乡亲簇拥街头,在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盛宴中感受满满的年味儿,共同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大吉。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张彬霞 马仓仓】在浓浓的年味中,冰雪运动在天水大地掀起了一股热潮。2月8日,“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天水花舞南山滑雪场冬令营启动仪式在秦州区花舞南山文旅小镇举办。
每日甘肃网2月1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李欣桐 金正祥】蛇年春节假期期间,春节档电影市场人气高涨,我市各大电影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国产影片集中上映,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场光影视听盛宴,也点燃了市民的观影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