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kFAqShRrnkQMbH6NYLBYoJ3lq9s.png)
農傳媒
「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的新媒體平台。站在以農為本的角度,走入生活,觸及農業、土地、食物、教育、新知、文化、環境、生態等,與農業相關的各項議題。
牛糞、稻殼循環利用 葉菜育苗介質「桃改4號」成本砍半有餘 苗株 …
2 天之前 · 國內葉菜育苗多使用泥炭土、椰纖等栽培介質,但因開採、利用泥炭土會造成大量碳排,在全球淨零趨勢下,許多生產國已禁止開採,價格節節攀升,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使用農業副產物牛糞、稻殼、蔗渣等製作的育苗介質「桃改4號」,循環利用農業剩餘資材,減碳更環保,成本則比用 ...
綠色革命 育種與農業現代化改變全球:雜交育種簡介(三):糧食 …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估計,全球人口已於今(2024)年4月突破81億人,相當於1900年全球4億人口的20倍、1960年30億人口的2.7倍。百餘年來全球人口之所以能達成巨幅成長,不可或缺的基礎之一,就是滿足糧食需求的農作物。農糧生產在上世紀中葉歷經革命性的發展,糧食作物的品種研發堪稱重 ...
設施葉菜生產升級 跨域技術整合打造穩產省工設施葉菜產業 - 農傳媒
設施葉菜生產需耗費相當人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根據設施葉菜產業需求,組成包含作物栽培、農業機械、有害生物防治、問題土壤管理及智慧農業等專家之跨領域產業輔導小組,根據田間作業之規劃、生育、採收及採後等不同時期,盤點農場技術需求,建立一套可複製且可隨環境變動調整之 …
萬種選一 育種家的夢想與魔術:雜交育種簡介(一):1%變異可 …
育種方法很多,可以靈活應用。這個系列將簡介雜交育種方法,並介紹部分重要作物的雜交育種。由於作物繁殖特性複雜,加上育種目標多元,例如與栽培管理相關的性狀、與最終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的性狀,都牽動著育種方法的選擇,這些複雜的過程與鋩角(mê-kak),堪稱育種家為實現夢 …
提升韌性應對變遷 臺灣農產運銷的未來:結合科技實力、宏觀視野 …
根據《農業統計年報》,近10年臺灣糧食自給率都在三成出頭,且呈現下降趨勢,去(2023)年臺灣糧食自給率以熱量計算僅30.3%,是10年來低點。當地緣政治情勢變得緊張,國際情勢衝擊臺灣糧食與原物料供給,外送服務、網路平臺發展也悄然改變臺灣的農業產銷生態。
水稻育種 目標多元實現適地適種:雜交育種簡介(四):自交糧食 …
水稻是國人主食,很早就開始現代人工育種,在臺灣育種的歷史已超過百年。島上各地區的氣候環境差異,以及試驗改良場所各有分工與強項,已使臺灣水稻品種的發展多元化,可謂百花齊放。上世紀60、70年代,臺灣水稻走過擔憂糧食危機、追求產量的時代,現在米質已是更重要的育種目標。
去年風災影響鳳梨估略減產4% 日本商社搶訂 打貓合作社銷日年增2 …
1 天前 · 農業部農糧署今(6)日表示,今年日本商社有提早下訂單趨勢,上周已有15公噸鳳梨銷日,需求熱絡,今年銷日目標至少2萬公噸。十大神農、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陳映延表示,近兩年合作社銷日鳳梨以年增率2成幅度在成長,因國內已改善栽培管理、冷鏈等,建立供應模式,鳳梨品質穩定 ...
餐桌上的重要角色 解析臺灣雜糧產銷:產業特殊、進口產品強勢
常言「人吃五穀雜糧」,臺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農村家戶的耕作物種與產業發展型態相對多元,用現在的術語就是具有「農業生物多樣性」,造就這種農村風貌的關鍵角色之一,就是花生、玉米、黃豆、甘藷等「雜糧作物」,其總產量甚至一度超過稻米。然而,雜糧產業在臺灣長期不受重 …
漁電共生光電板增多少? 生多所開發衛星影像判釋技術準確率逾9成
3 天之前 · 養殖魚塭營造出濕地環境,提供候鳥主要食物來源及棲息地,發揮良好生態功能,但經營漁電共生,可能對這樣的濕地環境產生衝擊。為了掌握光電案場分布資訊及變化,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運用開放的衛星影像,開發出一套低訓練成本、短期訓練時間的遙測影像判釋技術,可有效掌握光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