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汗国嘛,组织形式从匈奴开始就已经有自己的一套了。其实就跟所有的封建制帝国一样,最高君主通过册封、盟誓的方式,让各地领主效忠自己,为了防范可能不忠于自己的外族领主或者说非血缘亲族领主,最高君主往往会封自己人为较强领主,代替自己统治自己鞭长莫及的区域。
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 除窝阔台汗国外,其他三个汗国建立时间均早于元。 在忽必烈登上大汗之位前,位于蒙古高原哈拉和林的大汗是全蒙古人的大汗,其他几个汗国均要听命于蒙古大汗,是臣属之间的关系。
窝阔台汗国,成吉思汗三儿子的后人海都建立的,国祚不长,亡后陆续并入察合台和元朝,终究归复中华。 伊利汗国 也称伊尔汗国,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托雷的第六子所建,其兄忽必烈建立元朝。其国统的继承国是目前的伊朗,他们承认为本国历史上的朝代。
在弥留之际,成吉思汗把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四个儿子都叫到了床边,要他们要团结一致,服从新任大汗窝阔台的领导。 虽然四个儿子都表示 谨遵 父亲的教诲,但内心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在元朝的观念中,四大汗国不是独立国家,而是元朝西北宗藩。 类似于西汉初年,汉朝中央和各路诸侯王一样的关系。 虽然汉语语境里的“汗”“可汗”一直在混用,但蒙古语里这俩词在正式场合还是有区别的。
元朝和金帐汗国边界上的雇佣军,才是这个时代西伯利亚的大哥大,这货雇佣军是啥? 嗯,换个名字你们一定熟悉,就是瓦剌,也就是卫拉特蒙古人。 他们在元朝称之为“外剌”,就是元朝和金帐汗国边界上的边民,在
四大汗国是元朝的西北(其实伊儿汗国应该算西南方向)宗藩国。窝阔台汗国一直不愿意奉大元帝国为宗主国,不过很早就被元朝灭了,领地大部分并入察合台汗国,当然也有一些地方被元朝中央政府兼并。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同一个月分别在开平府(即上都)和哈拉和林召开库里台大会,四大汗国里,并没有一个汗对忽必烈表示了支持(旭烈兀也没有第一时间支持,其它三系基本上都支持阿里不哥),支持忽必烈的重要人物大多来自东道诸王(成吉思汗诸弟 ...
实际上大蒙古国相当于英联邦,其他汗国相当于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这些成员国,好听点尊重你一下。 所以看着当时的中原的皇帝是诸国共主,现实只管我们熟知的东亚部分(除了日本,基本都是)。
按照道理,忽必烈既然成了蒙古大汗,那么4大汗国应该听命于他才对。但是除了旭烈兀建立的伊利汗国,是支持忽必烈的以外,其他3大汗国,都开始与忽必烈离心离德。 哪怕是伊利汗国,也在旭烈兀死后,脱离了大蒙古国的限制。